医学技术学院康复评定学教学实训
为了更好的对关节活动度评定进行学习,于4月29日在111教室进行了实训教学。
目的:
学会量角器的使用方法。
掌握肩关节、肘关节、腕关节、髋关节、膝关节、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。
主要是收集患者资料;确定功能受限程度;判断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、种类、性质等;制定康复治疗计划。
方法:
正确摆放受试者体位舒适,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,保证测量时关节活动不受限。固定远端骨运动时,充分固定近端骨,避免代偿运动。放置量角器首先确定量角器放置的关节活动面,然后确定其轴心,最后确定量角器的固定臂及移动臂。记录主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及被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。每一个关节测量三次取平均值。
关节活动度的测量
肘关节测量
(1)患者选择坐位,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。
(2)要求患者完成一次屈肘动作。
(3)以肱骨外上髁为轴心,固定臂与肱骨干中线平行,移动臂与桡骨平行。
(5)患者尽力主动屈肘,并维持在屈肘位置,测量出肘关节的活动度数,为主动关节活动度
(7)在肘关节可能的活动范围之内,轻柔地被动移动关节至肘关节活动的终末点,然后维持肘关节的位置,测量出肘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度。
肩关节测量
(1)坐位或仰卧位。
(2)轴心位于肩峰顶部,固定臂与肱骨长轴平行与躯干垂直,移动臂与肱骨长轴平行。
(3)肩关节做前屈、后伸、外展、内旋、外旋运动。
腕关节测量
(1)坐位,屈肘。
(2)腕关节掌屈:轴心位于腕关节桡侧的桡骨茎突,固定臂与桡骨平行,移动臂与示指掌骨平行,腕关节做掌屈运动。
(3)腕关节背伸:轴心位于腕关节桡侧的桡骨茎突,固定臂与桡骨平行,移动臂与示指掌骨平行,腕关节背伸运动。
总结
通过这次实训课,我们借助康复器具真正操作和评定了肩、肘、腕、髋、膝和踝关节等的关节活动度,在操作的过程中大家一起发现问题,积极探讨问题,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,最终成功解决问题。这一个过程是十分有趣和有意义的。通过这次实训课大家不仅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巩固和加深对书本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,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和促进对理论知识的学习;掌握了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以及正常度数及注意事项、同时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。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只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,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,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。